推行“三联”工作机制做法总结三篇
【篇一】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镇积极推行“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的“三联”工作机制,按照“1+1>2”发展思路,跳出以村为战、分散发展的传统模式,整合资源,握指成拳,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支部联建,谋划新思路。该镇以乡村振兴示范村**村为试点,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及驻村工作队成员,建好基层堡垒,县包联单位及镇领导多次实地调研,标新立异,谋划发展,全力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县政协发挥自身优势,衔接相关单位和企业,实施完成村级安防和亮化工程,联系订单合作意向,并为该村新拓展用于发展烤烟产业的300余亩撂荒地新建产业路2条。**村**年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产业联盟,建强新基础。试点先行需多点发力。该镇结合**村依山傍水得优越地理区位,谋划产业立体发展新模式,建强基础。利用水域,养殖150万尾生态鱼,成立双龙湖生态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100户村民入股,每年总收益近80余万元,留股分红2万元,村集体资产净增2万元;利用坡地,鼓励群众分散种植黑皮南瓜等特色果蔬,由合作社牵头收购,采用订单模式促增收,每年种植不低于100亩,年总收入达24万元;低海拔地区发展长效特色林果,1000亩拐枣已初见成效,部分成年树木年收入拐枣达10万斤,群众年增收14万元;高海拔地区栽植烤烟,该村共发展规模烤烟760余亩,通过村级劳务公司派遣务工形式,带动20余户低劳动力或弱劳动力,年增收30余万元。
该村,计划于今年再发展五味子、猕猴桃等短效林果300余亩,产业基础日渐厚实。
资源联享,拓展新成果。在多方努力下,该镇与西安新桥和**万友两大果蔬超市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一人富不算富
…………………………此处隐藏部分文章内容…………………………………………
集中村与劳动力富余的李庄村结成联建对子,实现劳动力资源共享,充分解决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锦汉蚕丝被加工项目是该镇四合村实施“引燕归巢”工程后引进的首个产业项目,有效填补了蚕桑产业产品加工环节的空白。蚕丝被加工不仅需要烘干、抽丝场地,还需要无尘厂房将抽好的丝手工制作成蚕丝被。随后四合、集镇社区两个党支部商议后利用空余的社区工厂作为蚕丝被无尘生产车间,解决了产业发展难题。同时,四合村还共享集镇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图书室等文化资源,让群众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